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新发展理念下的城市样本:成都用留得住人的“天府绿道” 探寻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路径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2-11 23:32:51

“天府绿道”的思路、设计、建设使成都成为了新发展理念下,城市建设的典型样本。去年,成都发布了1.69万公里的“天府绿道”规划。截至今年1月底,开工建设绿道1178公里,建成785公里。

每经编辑 杨弃非    

绿道绝不仅是一条绿化通道,也不只是实现开敞空间可达到性的通路,而是承载着塑造城市形态的重要作用。

绿道不是静态的,绿化空间潜藏的是无可限量的创新接口,以及经济与生态连接的巨大可能性。

城是人的,所有的落脚点都回到人身上。在多位受访学者的眼中,成都正在用留得住人的“天府绿道”,探寻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路径。

成都天府新区智谷绿道 张建 摄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姚祥云

新发展理念下,中国城市正寻求着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共生。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创新理念和机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智慧。

作为正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一直走在探寻的路上。去年,成都发布了1.69万公里的“天府绿道”规划。截至今年1月底,成都已编制多层级规划和方案50余项,开工建设绿道1178公里,建成785公里。

眼下,“天府绿道”雏形初现,成都的思路也浮出水面——以市域绿道系统塑造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同时,天府绿道也是成都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体现。

清华大学人居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毛其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关键是扩大居民的活动空间。

成都的样本意义在于,让目光重回人的身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城市发展回归人本逻辑,绿道为人而建,更要建成留得住人的绿道。打通城市绿色血脉,为城市发展创造新场景,在中国城市转型发展这场巨大实验里,显得越来越重要。

绿道旁的智能运动乐园 CFP图

“绿道是关乎系统的事”

2月的成都,春寒料峭。沿步道赏花,踏晨光锻炼,展悠闲社交,是成都居民典型的生活状态。而1.69万公里长的市域绿道即将展开,在成都人看来,这条绿道即是对理想城市形态的承载。

今年,“天府绿道”将改造新建绿道1765公里,初步形成互联互通、成网成片的三级绿道体系。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成都“天府绿道”项目的开展是在新发展理念的推动下,寻求生态与经济共进的可行之策。中国城市发展与生态要素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绿色资源的可获得性已成为城市宜居的重要指标。

美国规划协会秘书长苏解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绿道作为重要的开敞空间,将为未来城市发展预留空间,并实现更多城市功能叠加。

“绿道是一件关乎系统的事情。”苏解放认为,“包含了自然系统、交通系统和开敞空间系统。它不仅有连接功能、生态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将城市的绿色基建相联通,这也是打造海绵城市的基础。”他举了一个例子,2007年,纽约推出一项25年规划,旨在将纽约建设成一个绿色环保都市。6年多时间里,该市增加229个社区公园,在完善原有绿道系统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套绿色基建体系,实现了城市蓄水功能,变成真正的海绵城市。

世界城市发展经验表明,科学规划建设的绿道是塑造城市形态,提升生活品质,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城市形态的改变也会带来更长远的效益。大规模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会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到这里寻求有质量的生活,这也是纽约现如今独特的竞争优势,谷歌、脸书等500强企业总部设立于此,真正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平衡。

绿道公园成为小朋友的新去处 图据成都商报

让目光重回人本身

对于城市经济与生态的平衡,中国已展开探索。

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和《城乡建设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中国城市绿地面积从2006年的132.12万公顷增长至2015年的266.96万公顷,增长102.0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也从2006年的35.11%提高到了2015年的40.12%,增长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城市绿化规模化效益已开始形成气候。

同时,对绿道这类开敞空间的认识,也提到新的高度。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绿道规划和建设工作。城是人的,所有的落脚点都回到了人本身,正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的,城市发展要遵循规律,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像成都这样的城市,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绿化基础和规模。去年,成都规划了1.69万公里的“天府绿道”,核心理念折射出成都规划、建设、治理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观念之变。“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关键是扩大居民的活动空间,所以目光还是要回到人。”毛其智也表示。

绿道为人而建,其挑战也在于如何建成一个留得住人的绿道。

根据腾讯位置服务联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团队于2017年发布的《京沪公园使用大数据及规划启示报告》,大部分公园在不同时间均出现了较大的人流量差异。以上海23座公园2015年数据为例,15座公园利用率仅不到人民公园的10%。

如同城市规划观察者抛出的疑问,无论是公园还是绿道,如果无人青睐,没有居民使用,它的价值究竟几何?能够吸引人流才是开敞空间价值实现的基础。

成都在这一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有能力根据成都本地特色来打造绿道,在毛其智看来,“成都有那么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有成都人自有的生活方式,如何适当延续,在建设中表达出优雅的生活情趣,值得研究。”

记者也注意到,成都已打造出包含熊猫造型灌木等元素在内的熊猫绿道。在多位受访学者的眼中,成都正在用留得住人的“天府绿道”,探寻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路径。

绿道上安放的“书柜” 图据成都商报

“绿道+”为“绿色经济”赋能

城是人的,“人”应是城市发展最终的落脚点。实际上,2016年住建部组织编制的《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也特别提及,绿道在生态环保、社会与文化、旅游与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有待完善提升。

而在成都的规划中,绿道绝不仅是一条绿化通道,也不只是实现开敞空间可达到性的通路,而是承载着塑造城市形态的重要作用。它包含了以“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为主体骨架搭建的绿网,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

在成都的理念中,绿道也不是静态的。近1.7万公里长的绿化空间,潜藏的是无可限量的创新接口,以及经济与生态连接的巨大可能性。

此前,《南方日报》曾报道指出,总造价约3亿美元的美国东海岸绿道,全部建成后可为沿途各州带来约166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为超过3800万居民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换言之,对城市本身而言,绿道既是赏心悦目的风景,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其本身还具备可待发掘的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成都提出,要把绿道打造成新的消费场景,将人流转化成消费流,将消费流转化成商业流。通过让新的业态进入绿道,形成新的应用场景,并以此培育新的产业形态。

目前,成都对于绿道建设的部分探索已经落地。在“空港中央公园绿道”,智慧路灯将智慧城市的理念引入绿道系统。据介绍,路灯能够实现安全监控、城市广播、WIFI连接、井盖监测、停车监测等功能。运用时新的语音识别技术,使得路灯能够准确识别出“救命”等特定词汇,并迅速向警方报告事发地点的坐标。

在成都建设理念中,通过思想再解放、社会再动员、功能再叠加,让城市功能再提升,才是打造绿道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绿道可以实现的效益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下来,久久为功。”毛其智说道。

相关内容:

成都用一张新名片,告白全世界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 天府绿道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