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著名经济学家林凌逝世 曾是成渝经济区最早倡议者之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5-26 00:04:11

“我1979年跟随林老先生,做了他16年的助手。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四川省率先开始扩大企业自主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他都是身先士卒,是最早的倡导者、实践者。”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郭元晞教授在25日晚间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每经记者 梁宏亮    每经实习记者 苏娜    每经编辑 官远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5月25日晚间获悉,当晚19时5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林凌教授在成都四川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

林凌教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现形式研究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城市经济理论和城市化道路研究的最早开拓者之一。

“我1979年跟随林老先生,做了他16年的助手。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四川省率先开始扩大企业自主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他都是身先士卒,是最早的倡导者、实践者。”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郭元晞教授在25日晚间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曾研究多个城市建设

对于城市经济体制的研究,林凌教授以其中的微观问题——企业自主权问题作为切入口。写于1979年9月的《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几个问题》,是研究企业问题的开山之作。他认为,社会主义企业要发展,需要扩大自主权,没有自主权,企业就不可能发展。

林凌教授在研究企业体制的同时,也注意从宏观上考察分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2年4月,林凌教授和蒋一苇教授合写了一篇关于政策建议报告。这份报告上报国务院后,经党中央批准,在重庆进行中心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林凌教授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我跟他这些年,参加过全国各地各种层次的学术讨论,”郭元晞说,“当年到沈阳等地,专门为他们的城市建设作出了研究。”

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央提出沿海开放战略,全国掀起了东西部关系的大讨论。林凌教授既不同意当时流行的“东部重点论”,也不同意“梯度推移论”,而是主张“东西结合论”。他认为在相当长时期内有重点的非均衡发展,应当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于西部大开发问题的研究。林凌教授认为,西部大开发必然要有新思路和新方式,他的主要观点就是东西联动协调发展和依靠市场机制吸引多种资本开发。

区域经济发展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区域差距问题。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后,东西部差距不但没有缩小, 反而有扩大的趋势。林凌教授认为,要缩小东西部差距,关键在于进一步调整西部开发的政策。如扩大对西部的投资;调整东西部产业结构分工;在西部大开发中,也要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推进西部条件 的地区优先发展;西部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后续政策;各级政府和社会要帮助解决西部地区的社会贫困。

寄情川渝经济发展

林凌教授长期在四川省工作,四川是他的第二故乡。1993年,他又提出要增强成都的经济中心功能。成都要树立大商业、大流通的观念;成都要加强与重庆的合作,优势互补,共建长江上游经济圈等观点。

1997年林凌教授与一些研究人员一道研究了成都平原经济区的构想与设计。从13个方面全面地论述了成都经济区的形成与政策策略。这些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上报四川省委后被采纳。

最重要的是,在2005 年,林凌教授完成了《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 面向未来的七大策略与行动计划》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成渝经济区要坚持科学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特色经济。要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经济建设结合,发挥国防工业优势,同时,增强重庆和成都两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和功能,加快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区域合作与开放,并建立统一的环境保护机制,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林凌教授对于成渝经济区的基本观点是:成渝经济区不是四川和重庆的全部,而是四川和重庆的两省市接壤的核心区,大体是四川盆地。希望成渝经济区能够成为西南地区的一个新增长极。

“没有给家里人说,我就跑到海拔3500多米高原去调研。”林凌教授生前曾对媒体表示。年过80 的他还奔波于各地调研的路上,这些调查研究为他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林老先生在我眼中是个宽厚的学者,是个非常睿智的长者,是个非常勤奋的学者,是个德高望重的领导。他培养了一大批像我这样的学者。”郭元晞说。

(注:部分资料来源自马春辉《实践的经济学家 ——林凌教授经济思想与学术成就综述》一文)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林凌 成渝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