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珠海,能否撑起大湾区“第三极”?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2-20 23:08:11

要吸引东岸的资源,特别是来自香港的企业,不仅需要澳门的制度作为缓冲器,也需要升级之后的珠海市场,而要将两方面优势合二为一,就需要珠海与澳门进一步“抱紧”。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刘艳美    

谁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五城”?前两天,城叔(ID: urban_evolution)接连关注了两大“种子”选手:佛山东莞。刚好有网友在后台留言能否聊聊珠海,今天,城叔就来写一写这座在大湾区一直被“偏爱”的城市。

为什么说“偏爱”?一个数据可以佐证:在最新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中,除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座中心城市外,珠海是被提及最多的城市,共有20次之多。不仅如此,大湾区三大合作发展平台之一——珠海横琴,被提及次数也远超广州南沙、深圳前海。

被频繁“点名”,必然意味着身负重任。在《纲要》明确的大湾区空间格局中,澳门-珠海与香港-深圳、广州-佛山一道,被定位为三大极点。背后目的则是:“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但从经济体量看,珠海与极点中的其他城市,显然相距甚远:

2017年,珠海常住人口仅突破176万人,相当于内地一个三、四线城市的人口规模;到2018年,珠海GDP仅为2966亿元,尚未突破3000亿大关。两项指标在广东省内排名均靠末尾。

那么,珠海能否撑起粤港澳大湾区“第三极”?

实力弱小

显而易见,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极点,澳门-珠海实力最弱。

以2017年GDP为例,香港-深圳约为4.5万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广州-佛山约为3万亿元,而澳门-珠海仅不到1万亿元。

而要改变珠江东岸压倒西岸格局,带动西岸整体发展,珠海一直被寄予厚望。

2017年10月,《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出台,将珠海、汕头、湛江确定为三大“副中心”城市。

一个共识是,“拔高”珠海定位,有平衡珠江口两岸发展的含义。珠海与江门、中山三座西岸城市,与东岸的深圳、东莞和惠州相比,经济、资本、人口体量均相对偏小,在区域协调发展层面上,有必要通过寻找新极点进行平衡。

作为经济特区,珠海率先打开开放之门。横琴新区设立和自贸区落户,又为新政策先行先试创造了新平台。这背后,离不开珠海靠近澳门的地理优势。

但在经济体量上,珠海连江门与中山都赶不上,仅凭一己之力,显然难以支撑带动西岸的重任。

在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看来,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发展大湾区不能仅聚焦于大湾区本身,更重要的是带动更大范围区域发展。这意味着,不仅要在广东省内带动粤东、粤西,还将以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进一步辐射带动包括中南、西南地区在内的泛珠三角区域发展。

而要发挥市场腹地带来的优势,珠海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大与澳门合作。

“面对新发展目标,珠海和澳门,谁都不能缺了谁。”林江指出。原因很明显:要吸引东岸的资源,特别是来自香港的企业,不仅需要澳门的制度作为缓冲器,也需要升级之后的珠海市场,而要将两方面优势合二为一,就需要珠海与澳门进一步“抱紧”。

抱紧澳门

事实上,在大湾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基调下,对于与澳门进一步“亲密接触”,珠海非常主动。

早在今年初举行的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就表态:珠海将不忘初心,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推动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自珠海被定位为经济特区以来,对澳合作一直是其发力重点。在经历以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初期合作后,横琴新区及自贸区落户,为珠海引进澳门创新经验提供了新平台。珠海先后打造粤澳合作产业园、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在引进澳门特色金融、休闲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资源上下了不少功夫。

如今,珠澳两地同城化趋势愈加明显——一个珠海居民到澳门上班,单程仅需45分钟。在澳门10万外地工作者中,就有不少来自珠海。而在珠海的外资企业中,超过三成为澳门企业。

但合作带来的收效并未最大化。就澳门而言,直到2017年,才结束连续三年的经济负增长;而对于珠海,与同期开放与香港合作的深圳相比,经济总量更是相差甚远。

林江直言:“如果离开澳门,珠海发展可能会寸步难行。”反过来说,两者合作的好处显而易见——如澳门海洋学会会长何伟添所言,珠海拥有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所欠缺的生产和市场腹地,是兼容性较强的经济功能区。

大湾区时代,推动珠澳合作升级有了新契机。

首先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去年,港珠澳大桥通车,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时间从3小时直接缩短至45分钟。根据今年的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珠海还在谋划建设广江珠澳高铁、广中珠澳高铁和伶仃洋公铁通道,以更好承接港深、广佛极点辐射。与此同时,珠海还进一步规划 “大桥经济区”,以释放新交通枢纽带来的经济利好。

而针对澳门优势旅游业,珠海也在想方设法提高往来便利程度。根据《纲要》,珠海将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高水平建设珠海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统筹研究旅客往来横琴和澳门的便利措施,允许澳门旅游从业人员到横琴提供相关服务。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教授陈章喜认为,澳门土地面积狭小,发展旅游休闲的空间有限,面临发展瓶颈。珠海则存在海岛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问题。要突破这些障碍,最优解决方式就是发挥区域合作优势,加强旅游合作,积极拓展旅游休闲空间,共同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珠澳旅游休闲新湾区”。

突破自己

通达性只是一个方面。对于企业而言,更有吸引力的是与“珠澳共同体”相适应的营商环境。这就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创新。

在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横琴分线管理制度”的表述引来多方关注。事实上,这项政策在横琴2014年正式封关运作时就曾被提及。根据时任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介绍,分线管理模式将横琴与澳门之间的口岸设定为“一线”管理,横琴与内地之间设定为“二线”管理,按照“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原则,实施“分线管理”制度。这一变化主要涉及货物进出口,主要表现在与生产相关的货物通关管理。

陈广汉指出,该制度“将与货物相关的检验环节从一线后撤到二线,有利于横琴企业降低资本品进口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也有利于促进横琴与澳门贸易,促进澳门非博彩企业发展”。

但这一政策推进并不顺利。在2017年拱北海关新春座谈会上,全国青联常委、澳门东盟商会主席李佳鸣曾发出质询,这项早已提出的政策,究竟何时能够真正落地?时任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拱北海关关长赵民当时的回应是,该政策涉及财税政策指定,但国家部委、特别是财税部门在税收放开问题上较为谨慎,要兼顾开放和公平,所以落地有一个过程。

现如今,该政策在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重提,或许意味着好事将近。

有分析认为,在税收政策解决后,特别是政策惠及对象从“生产相关的货物”扩张到“消费品”,横琴岛可能变成一个“大保税区”,甚至变成类似香港一样的自由港。结合此次对横琴发展国际休闲旅游岛的要求,横琴很可能会成为“小海南”。

而在林江看来,根据已有探索经验,珠海还可以再突破一下。

比如,2013年正式启用的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正是珠海率先探索开放机制的案例。该校区运营模式被概括为横琴岛上的“一区两制”——自启用之日起,校区内依照澳门特区法律实施管辖,其他区域仍归珠海横琴新区管委会负责。

“事实上,还有许多领域的机制创新值得探索。比如,在信息管控尺度等领域,珠海可以进一步向澳门看齐。”林江认为。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粤港澳 大湾区 珠海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