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培育贸易新业态 成都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进入实施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3-28 19:18:18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具有包括实施增值税免税、实现通关便利、创新汇兑制度、提升监管能力、准入门槛更低等五项政策优势。凡在试点市场所在地商务部门通过备案的各类经营主体,均可参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每经记者 梁宏亮    每经编辑 刘艳美    

今日(3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成都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这项试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获批此项试点后,成都国际商贸城将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贸易服务中心,带动成都及四川生产、制造、加工、贸易、物流、金融等产业链协同发展。

发布会结束后,首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成功启动。“成都市将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抓手,打造线上线下互动,国内国际融合的‘买全球卖全球’、‘买全川卖全球’、‘买全球卖全川’的重要贸易平台,努力推动区域贸易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成都市商务局总经济师周立志在发布会上表示。

据了解,2018年9月28日,经国家商务部等七部委批准,成都国际商贸城成为全国第四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全国共有14座城市获批此项试点,成都是西部地区唯一获批此项试点的城市。

新型贸易方式

此次成都国际商贸城获批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指的是在经商务主管等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含15万)美元以下、并在采购地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

如今,由于市场经营商品种类日益丰富、细分品种持续增多,国内外采购商通过市场交易采购呈现出“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发展趋势,出口通关环节也通常存在多个采购商,多种商品以拼箱组柜方式报关。这种交易模式与传统基于大批量、单品种的一般贸易监管模式很不匹配。

为更好地发展市场采购贸易,就需要确立一种区别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的新型贸易方式,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由此而生。

记者了解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将促进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扩展。外贸出口的扩大将促进制造业、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上下游产业提质增效;客流人流的集聚还将拉动餐饮、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推动整个产业体系现代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具有包括实施增值税免税、实现通关便利、创新汇兑制度、提升监管能力、准入门槛更低等五项政策优势。凡在试点市场所在地商务部门通过备案的各类经营主体,均可参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以创新汇兑制度为例,未来将允许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采用人民币结算,根据外汇局出台的“个人贸易结汇政策”,凭供货商户与代理出口公司协议,商户即可到银行进行结汇,对市场采购贸易外汇收支实施主体监管、总量核查和动态监测。

中宇道洋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俊翔告诉记者,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企业简化了通关流程,实现了贸易便利化。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线上报关,我们花了大概不到三分钟,线下交单也只用了几分钟,而以往这些流程可能要花一天时间。”

打造“微型自贸区”

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起点,成都商业底蕴深厚、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通道。

成都国际商贸城所在的金牛区,是传统商贸大区。据金牛区区长周德强介绍,为提升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和影响力,金牛区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出口贸易发达城市,招引优质贸易公司、服务公司入驻,补齐补强对外贸易产业链。同时,从南亚、东南亚等国际消费城市引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力采购商,形成相对固定采购团队。

“金牛区以贸易立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传统贸易方式亟需改变。”周德强谈到,“这项试点就是一个便捷、微型的‘自贸区’,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政策,让政策更具有针对性,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成都将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契机,大力提升区域国际合作能力。“重点利用南亚、东南亚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不断拓展泛欧、泛亚国际市场,着力加快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创新开展境外商贸推介活动,全面增强区域国际贸易功能和对外开放水平。”周立志说。

“我们将组织商家参加各类推介会,为供货商和采购商搭建平台,让成都市民能在家门口买全球。”据成都国际商贸城董事长寿建鸿介绍,成都国际商贸城有良好的商业环境和成熟的商业氛围,为迎接此项试点,已经提前对市场商家进行宣传和培训,了解操作流程。

据周立志透露:“依托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形成的大数据,深度挖掘、分析、研究各类出口商品交易规模、需求走向等情况,建立试点出口商品动态监测体系,为商家企业提供精准决策支持,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梁宏亮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今日(3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成都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这项试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获批此项试点后,成都国际商贸城将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贸易服务中心,带动成都及四川生产、制造、加工、贸易、物流、金融等产业链协同发展。 发布会结束后,首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成功启动。“成都市将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抓手,打造线上线下互动,国内国际融合的‘买全球卖全球’、‘买全川卖全球’、‘买全球卖全川’的重要贸易平台,努力推动区域贸易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成都市商务局总经济师周立志在发布会上表示。 据了解,2018年9月28日,经国家商务部等七部委批准,成都国际商贸城成为全国第四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全国共有14座城市获批此项试点,成都是西部地区唯一获批此项试点的城市。 新型贸易方式 此次成都国际商贸城获批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指的是在经商务主管等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含15万)美元以下、并在采购地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 如今,由于市场经营商品种类日益丰富、细分品种持续增多,国内外采购商通过市场交易采购呈现出“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发展趋势,出口通关环节也通常存在多个采购商,多种商品以拼箱组柜方式报关。这种交易模式与传统基于大批量、单品种的一般贸易监管模式很不匹配。 为更好地发展市场采购贸易,就需要确立一种区别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的新型贸易方式,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由此而生。 记者了解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将促进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扩展。外贸出口的扩大将促进制造业、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上下游产业提质增效;客流人流的集聚还将拉动餐饮、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推动整个产业体系现代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具有包括实施增值税免税、实现通关便利、创新汇兑制度、提升监管能力、准入门槛更低等五项政策优势。凡在试点市场所在地商务部门通过备案的各类经营主体,均可参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以创新汇兑制度为例,未来将允许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采用人民币结算,根据外汇局出台的“个人贸易结汇政策”,凭供货商户与代理出口公司协议,商户即可到银行进行结汇,对市场采购贸易外汇收支实施主体监管、总量核查和动态监测。 中宇道洋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俊翔告诉记者,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企业简化了通关流程,实现了贸易便利化。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线上报关,我们花了大概不到三分钟,线下交单也只用了几分钟,而以往这些流程可能要花一天时间。” 打造“微型自贸区” 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起点,成都商业底蕴深厚、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通道。 成都国际商贸城所在的金牛区,是传统商贸大区。据金牛区区长周德强介绍,为提升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和影响力,金牛区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出口贸易发达城市,招引优质贸易公司、服务公司入驻,补齐补强对外贸易产业链。同时,从南亚、东南亚等国际消费城市引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力采购商,形成相对固定采购团队。 “金牛区以贸易立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传统贸易方式亟需改变。”周德强谈到,“这项试点就是一个便捷、微型的‘自贸区’,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政策,让政策更具有针对性,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成都将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契机,大力提升区域国际合作能力。“重点利用南亚、东南亚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不断拓展泛欧、泛亚国际市场,着力加快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创新开展境外商贸推介活动,全面增强区域国际贸易功能和对外开放水平。”周立志说。 “我们将组织商家参加各类推介会,为供货商和采购商搭建平台,让成都市民能在家门口买全球。”据成都国际商贸城董事长寿建鸿介绍,成都国际商贸城有良好的商业环境和成熟的商业氛围,为迎接此项试点,已经提前对市场商家进行宣传和培训,了解操作流程。 据周立志透露:“依托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形成的大数据,深度挖掘、分析、研究各类出口商品交易规模、需求走向等情况,建立试点出口商品动态监测体系,为商家企业提供精准决策支持,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梁宏亮摄)
成都 国际商贸城 采购贸易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