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成都的国际视野,究竟有多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1-14 22:46:45

企业的集聚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集聚能力。一个具备国际视野的城市,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化能力的企业。

每经记者 余蕊均 程晓玲    每经编辑 刘艳美    

成都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由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中方同意尼方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设立总领事馆”“中方同意希方在四川省成都市设立总领馆”。

一个月内,尼泊尔希腊相继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让外界再度确信这座西部城市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衡量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领事机构设在哪里,颇为考究。

2016年底,时任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在受访时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成都作为“西南之星”,不仅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在很多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更拥有巨大的潜力。这是他坚持在成都开设总领馆的原因。

在此之前的2014年,以色列驻成都总领馆正式开馆。

“当时,以色列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了一些外交机构,但仍然决定在四川增设总领事馆,可见这里对以色列有多重要。”马腾特别提到“一带一路”。他认为,成都和西南地区将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坚信这里未来的发展潜力”。

事实上,自1985年迎来首家外国领事机构以来,34年间,已有19个国家获批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尤其是201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成都作为在中国西部设领的首选之地

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对成都来说,拿下“领馆第三城”的同时,城市竞争力也在急剧提升——

2007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创下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到了2014年,成都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今年前三季度,成都以8.1%的GDP增速,领跑“万亿俱乐部”城市。

不只是经济实力。当全球人才对城市宜居的要求与日俱增,以“休闲之都”闻名的成都,吸引着一大批渴望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年轻人涌入。据统计,成都实际管理人口已超过2100万人,“人才新政”实施以来,累计吸引31.2万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落户。

如此种种,支撑着成都调整自己的视野,开始“跳出成都看成都”。一个小细节是,近年来,无论大会小会,“国际视野”总是被频频提及。

问题是,这种视野,究竟有多大?

改变格局

成都不是没有过“小富即满”的盆地意识。

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之水浇灌成都平原,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在农耕文明时期,赋予了成都自给自足的良好基础。

而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四川第一”“西部第一”乃至“中西部第一”的名号,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座城市站上更大的舞台。

最近几年,我们常常听到各界评价,“成都发展很快”;还有人说,“休闲只是这座城市的表象,野心才是它的内核”。

是什么改变了成都?

今年是西部大开发20周年,成都无疑是西部大开发的受益者。如果把时间线再拉近,可以明显看到一个节点。

2013年秋,“一带一路”建设大幕开启。不只是沿线国家积极参与,各地政府也开始想方设法“融入”。对于包括成都在内的西部城市而言,“一带一路”建设,让大家看到了后发赶超的机会。

“成都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的重要节点,是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西向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成都和成渝城市群将承担起支撑和引擎作用。”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这并非自说自话。在今天举行的“一带一路”商协会对话与合作年会上,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金旭就表示,虽然成都不是第一个开通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城市,但是“做得最好,做得最长”,他希望,在“一带一路”大潮中,成都能够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就像永远引领时尚那样,把四川、中国的形象,推向世界”。

成都国际铁路港

事实上,在成都内部,还有这样一个说法。成都未来发展最大的外部变量,就是“一带一路”和西部开发开放,引领成都由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

换句话说,融入“一带一路”,不仅势在必行,更要走深走实。今年9月,成都发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对通道建设、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国际交往能力等,都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策略。

打造枢纽

1987年9月12日,成都开出首条国际航线,跨越珠穆朗玛峰,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目前,据当地媒体报道,成都正在推进直通希腊的空中通道建设,有望在明年内开通直飞雅典航班。

愈发成熟的航空网络,让这座内陆城市开始谋划更为宏大的目标——国际门户枢纽

数据显示,成都国际(地区)航线已达到122条,继续领跑中西部地区的同时,也成功连接五大洲,可以直飞法兰克福、巴黎、洛杉矶、纽约、莫斯科、悉尼、亚的斯亚贝巴等全球多个重要节点城市。

要知道,从1987年到2013年,成都国际(地区)航线从1增加到70,用了足足26年;而最近这6年时间,成都就加密52条航线,力度是真不小。并且,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后,成都的国际通达、洲际中转、国内联通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天府国际机场模型

走出“蜀道难”困境,是站上开放前沿的成都必须解开的题。

事实上,“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需要机制和人文互联互通。前者是“硬联通”,后者为“软联通”,二者共同发力,才能促进互联互通走深走实。

正如瑞士商会西南区代表多米尼克·史提芬·维莫所言,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可以很好地帮助成都与其他城市建立联系,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潜力和机会,“同时我们也要让外国公司真正了解‘一带一路’,把握机会,才能发展自己”。

这正是本次“一带一路”商协会对话与合作年会的目的。

这场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欧盟中国联合创新中心、太和智库及保合安全联合主办的年会活动,汇聚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等近20国的嘉宾、100余家商协会和企业代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一个深化互信与交流合作的平台。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太和智库高级学者拉希德·阿利莫夫在年会上表示,“一带一路”其实代表着在各国之间建立的成百上千座友谊的桥梁,不管“一带一路”在哪里经过,就有一座桥在哪里留下。

成都,在留下。

“我们诚挚地邀请各国的商协会、国际组织和企业,把更多国际合作的信息带到成都,把更多的优质的国际合作项目放到成都,让更多的国际合作成果在这里生根发芽、结出硕果。”成都市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一带一路”商协会对话与合作年会现场 

开放合作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极大强化了成都在国家开放全局中的门户地位和枢纽功能。

有数据显示,以成都为枢纽的国际通道,串联起西部12省(区市)的4亿人口和泛欧泛亚的44亿人口。广袤的腹地与广阔的市场,极大提升了来自企业层面的活力。

一个例子是,日前举行的第二届进博会,吸引到超过1500家成都企业报名参加,这种大规模地“走出去”采购全球商品,此前并不多见。用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的话说,这是基于城市开放的姿态,居民生活的需求以及城市产业发展的需要。

外贸数据或许更能直观反映市场活跃度。

据统计,今年1~10月,成都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4736.1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同期2.4%的全国进出口整体增幅。

成都海关分析认为,成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潜力正在持续释放,成为拉动成都外贸发展的新动力。

正如比利时前驻华大使、终身荣誉大使、欧盟中国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发起人帕特里克·奈斯在今天的年会上所言,成都不仅是非常重要的枢纽城市,也有着明确的经济态势,“非常适合拥抱全球的合作”。

成都“中国-欧洲中心”

当然,开放的城市,不吝于表达自己“有什么,缺什么”,这也是为什么成都现在非常流行一个词——机会清单。

今年3月,成都面向全球发布首批“城市机会清单”,覆盖实体经济、公园城市、创新创业等10个应用场景以及7大类450条供需信息。

彼时,当地媒体评价称,“从生产生活到城市治理,成都做到了以清单方式将成都发展进程向公众公布,欢迎所有人参与城市发展”。

此后,“城市机会清单”持续更新、发布,意在主动释放城市公共资源要素,让更多企业准确、及时掌握城市发展机会、参与城市发展。

在今天的年会现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会清单正式发布,囊括“蓉易投”海内外资本赴蓉投资沟通交流平台、天府智媒体城、墨西哥商会中墨跨境贸易及投资合作等首批15个项目。

以“蓉易投”为例,就是要充分依托每日经济新闻的媒体优势,高效聚集资本、项目、科技、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面向企业、投资机构、上市公司、创新孵化载体,提供项目交流展示、优质项目对接、投融资信息资讯、投融资对接服务,让“项目容易找资本,资本容易找项目,优秀创意容易找资本找项目”。

企业的集聚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集聚能力。一个具备国际视野的城市,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化能力的企业。

唯有以开放的大视野,才能构建发展的大格局。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一带一路 成都 国际视野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