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度

每经网首页 > 深度 > 正文

杭州有阿里,深圳有腾讯,上海有?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2-12 16:42:48

日前,工信部发布《2019年1-10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上海的互联网业务累计收入在各省(市)排名中位居第二,不仅力压互联网“大本营”北京,且超过江浙两省。从增速来看,上海更以37.1%的成绩位居东部地区榜首。

每经记者 朱玫洁    每经编辑 杨欢

____500270973.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上海不相信互联网”“上海没有互联网基因”“上海是怎样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尽管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总是能在网上掀起一番热议。

昨天,有媒体发布了一则上海街采视频,被问到“上海有哪些知名互联网企业”时,有近9成市民表示不了解上海互联网企业。

图片来源:梨视频截图

杭州有阿里巴巴,深圳有腾讯,那么上海呢?日前,工信部发布的一份报告——《2019年1-10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显示:

互联网业务累计收入居前5名的广东(增长10.9%)、上海(37.1%)、北京(19.4%)、浙江(36.5%)和江苏(7.2%)共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366亿元,占全国(扣除跨地区企业)比重达86.5%。

对比来看,上海的互联网业务累计收入在各省(市)排名中位居第二,不仅力压互联网“大本营”北京,且超过江浙两省。从增速来看,上海更以37.1%的成绩位居东部地区榜首。

在上海互联网收入增速前六的“榜单”上,拼多多、饿了么、哔哩哔哩、美团点评、上海钢联、趣头条……无一例外都是在上海起步、发展并壮大的本土企业。

诚然,上海没有“BAT”是一个事实,但“BAT”也并非互联网的全部。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的互联网产业正在崛起,还是说其实并未低潮过?

“隐形赢家”

关于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工信部并不是第一次发布,这是其常态化公开的资料。回溯2017年度、2018年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经济运行,以省份排名,上海一直稳居业务收入总量的第二位。

这两年中,坊间关于“上海错过互联网”的讨论达到最高潮——“上海偏保守、不狼性、长不出互联网企业”;然而宏观数据显示:在上海吃互联网饭的群体正在“闷头扒饭”:

2017年主要省份保持平稳发展,个别省份收入增速超过三位数。总量居前三位的广东、上海、北京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8.2%、27.9%和14.2%。

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95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互联网业务收入总量居前三位的广东、上海、北京互联网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6.5%、20%和25.2%。

除了宏观的业务收入体量,论头部群体——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上海整体实力也不容小觑。今年7月工信部发布了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名单,其中上海占据19席,数量上仅次于北京,对深圳、杭州都形成了绝对优势。

这也不是个例。工信部连续数年评选中国互联网百强,从近三年来看,来自上海的企业占比都在1/5左右,同样仅次于北京,常年入围的包括携程、巨人网络、东方明珠等等。

不过,若论百强前十的顶级群体,上海企业的身影难得一见。今年,被外界视为上海互联网崛起的代表企业拼多多止步于百强榜第11位。2017年,上海互联网老牌代表携程,曾挺进前十位于第9,后续两年则在十名开外。

上海这种在顶级群体缺失,但头部与整体规模都较强的格局,与杭州形成鲜明对比。坐拥阿里巴巴,杭州近年意气风发,被外界视为数字经济之城。甚至一度有论调感叹,上海沦为杭州陪衬,为“环杭州城”。

但事实上,从互联网业务收入层面来看,杭州离一线城市仍有较大的距离,上海、北京可力压浙江一个省;百强企业中,今年杭州仅有4席,屈居厦门之后。

上海、杭州,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产业格局,是否有强弱之分?“互联网拥有很大的产业链,业务非常多元,城市可以依托自己的产业特点来发挥作用,并不是没有顶级互联网平台公司落户,就一定没有发展了。”在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教授董彦岭看来,再大公司也有能力边界,“而这个能力边界正好可以是是别人的市场。”

他表示,把互联网放到整个产业格局中,“像上海这样的(综合实力强)城市,它与其他产业结合的可能性和机会就更多。就是我们常说的互联网对普通产业的一种改造,或者说互联网化。”

下半场:工业互联网?

尽管拼多多、哔哩哔哩、小红书等新兴互联网公司崛起,让外界看到了上海互联网经济生长的机遇。但也有观点指出,这些企业对当地信息技术服务或是第三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终究有限,他们的目标群体、商业模式或变现途径和地域经济,其实没有太大的关联。

这并不意味着上海机遇的消失。在董彦岭眼里,产业是不断迭代的。他认为,在这方面可以更多尊重市场化的选择,尤其对于上海这类成熟的城市,

“不要因为是不是(产业)哪个方面落后了,就被打乱了节奏、自乱手脚,还是要坚定地走市场化的道路,产业发展它有一轮一轮的机会,尤其是互联网产业,它产业链条长,扩张力也非常强。”

对于上海而言,互联网新一轮的机遇正在本土萌生。比如工业互联网。如果说服务个人生活场景的平台是消费互联网,当下许多关注产业内部连接优化的平台,则是产业互联网。以工业互联网为例,它连接工业企业,通过大数据等技术为工业企业提质增效。

工业互联网发展正需要依托较好的制造业基础,这也正是上海的传统优势。目前,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已经聚集不少工业互联网企业,例如由三一重工“体外”孵化的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树根互联。树根互联相关负责人曾告诉城叔,临港的产业聚集度是其落地临港的关键原因。

他表示,“上海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具体到临港,一是面积较大、企业较多;二是这里包含了民企、国企、外企、合资企业、跨国企业等多种形态,任何企业都能看到。”同时,“在临港有较多先进制造企业,他们的(对工业互联网这类新兴产业)接受程度会高一些”。

目前,上海算得上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先行城市,其在2017年就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战略选项。去年上海发布《上海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基本形成顶层设计,同年也有超60家工业互联网企业获工信部认可,11个项目获工信部专项支持,数量占到全国的12%。

当下,工业互联网虽名为互联网,但其技术远不仅是生活服务类互联网平台所涉及的领域,也囊括人工智能、5G,以及制造业产业链层面的问题。原本的互联网赛道在不断分化升级迭代,融合更复杂的领域。互联网“下半场”,上海是否能在新领域造出超级航母?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海 互联网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