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打造双城经济圈 成渝高新区相向发展当好“排头兵”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1-05 20:49:28

此次中央提出“两中心两地”建设,这些与国家级高新区的使命和担当紧密相连,在成渝两大中心城市内部,本就肩负着高质量发展和改革创新“天然使命”的国家级高新区正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排头兵”。

每经编辑 杨欢

Wechatimg2.thumb_head

成都高新区

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年度首次中央财经工作会议“提名”,在外界看来,成渝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又一新的国家战略已呼之欲出。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为成渝地区的目标定位作了全新校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以下简称“两中心两地”)。

多位专家在受访时均指出,当前,我国进入由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引领区域发展时代,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外,西部地区急需打造动能更加强劲的极核,助力全国经济动能转换,成渝地区无疑被寄予厚望。

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6万亿元,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山东。而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分别占川渝两地总和的90%左右。

同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类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同样需要动力强劲的城市板块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那么,谁来担当这样的引领板块?

梳理近年成渝两地经济版图,有一个现象引人关注。

2017年,成都提出“东进”战略,随后依托第二机场建设,成都高新区“受命”托管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成都高新东区至此诞生;2019年12月24日,重庆高新区“扩容升级”,西进寻找新增长空间和载体……两地高新区都被赋予重任,相向并进。

此次中央提出“两中心两地”建设,这些与国家级高新区的使命和担当紧密相连,在成渝两大中心城市内部,本就肩负着高质量发展和改革创新“天然使命”的国家级高新区正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排头兵”。

高能级极核

重庆千厮门大桥 图片来源:摄图网

早在去年4月,《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就明确将成渝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并列,提出“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对成渝地区提出更大期许——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两中心两地”的同时,还提出通往目标的更新思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两个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从全国格局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经济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

具体到成渝地区,从2011年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到2016年两部委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再到此次中央首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四川省发改委相关人士看来,三个阶段三种提法,其背后逻辑正是“更加聚焦,更加重视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聚焦于成渝两大中心城市内部,承载其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的“中心”又在哪里?

“作为极核城市,最重要的是塑造创新、开放等核心功能。”在成都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霞看来,对于成都和重庆而言,创新是一个核心问题,需要形成一个围绕优势产业集群布局的创新体系,“高新区应该担当这样的使命”。

毋庸置疑,作为带动区域发展、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的高地,高新区无论在中心城市、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居于“金字塔”塔尖的位置。

以成都高新区为例,从经济实力看,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1877.8亿元,占成都市总量的12.23%。2019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882.2亿元,增长9.0%,持续保持高位发展态势。据透露,2019年成都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2000亿元大关。

从创新活力看,2019年全年,成都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50941户,其中企业31853户,在成都市排名第一,注册资本(金)3057.01亿元。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73.5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创新创业从业人员达32万人。

从对外开放看,2019年前11个月,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479亿元(不含双流园区),占四川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7%,进出口额连续20个月在全国近百个综保区中居首位。最新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区的世界500强达128家,占成都市42.5%。此外,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是四川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全省自贸试验区1/4的土地,贡献全省自贸试验区64%的新设企业和76%的外商投资企业。

早谋“先手棋”

成都天府软件园 图片来源:张建 摄(资料图)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新区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对此,成都与重庆正日益显出同频共振的趋势。

2019年12月24日,重庆通过《关于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划定了重庆高新区的管理范围,并授权重庆高新区行使行政管理的权力。这不仅意味着重庆高新区在空间范围和管理权限上的一次“升级”,也显示出重庆不断加码重庆西进、寻找新增长空间的发展思路。

而早在2017年,成都加速谋篇布局,提出“东进”战略,跨山向东开拓新边界,城市发展格局迎来“千年之变”。成都高新东区,正是成都“东进”战略极核所在,一系列重大项目布局向东延伸,成都高新区就此肩负起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的重要使命。

从全球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城市规划所至,必将催生新兴城市板块崛起,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城市发展机遇和想象空间。

在“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大背景下,高新区作为成渝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如何发挥“排头兵”作用、展现创新作为?

“2035年,基本建成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成都市实施“东进”战略总体规划(2017-2035)》,如此描绘“东进”的未来蓝图。

据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本营团队分析,未来东部新区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战略中可承担三重核心职能:促进成渝城市群相向发展,助推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实施和重塑产业经济地理。

徐本营表示,东部新区地处成渝发展主轴核心位置,具有承接核心城市功能和发展要素外溢、联动周边区域支撑成渝中部崛起的区位优势。

事实证明,这样的优势,正在“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的营城理念下,逐步转化为一个个落到实处的发展成果。

2019年以来,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围绕“保障机场运行”和“新城成势成型”两大核心任务,聚焦天府奥体公园核心区、三岔TOD、成都高新航空经济区3个重点片区,编制形成“1+2+5+N”全域规划体系,加快构建“一环三横四纵”骨架路网结构,全年新开工项目62个、总投资670亿元。

在近日公布的《解读东部新区未来城市特征研究》中,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吴善荀及其团队提出,东部新区将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区”为总体目标,遵循“科技变革推动城市革新、人本需求推动城市提升”两个演进方向,从五大革新、五大提升方面研究东部新区的未来城市特征。

对照此次最新提出的成渝地区“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可以发现,在强调科技创新、生活宜居等方面,二者有着诸多契合之处。

下好“关键棋”

重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对成渝地区“内陆开放战略高地”的明确定性。可以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立足西部乃至整个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格局的战略考量。

纵观国内四大城市群,成渝是唯一一个地处西部内陆的地区。因此,空港枢纽优势在这一区域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吴维海的分析,在“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下,西向和南向开放重要性大大增强,这一过程中需要重量级甚至是世界级城市群作为战略支撑,成渝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地位也变得愈加重要。

“从国内外经验看,世界级城市群一定要配备世界级机场群,这对身处内陆的城市群尤为重要。”吴维海表示。

目前,成都正在建设天府国际机场,重庆有第二机场建设规划,插上航空“翅膀”的成渝地区,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还将进一步加大。

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最大的新建民用运输机场项目,天府国际机场将成为支撑成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新动力源。

2019年12月27日,随着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最后一块混凝土浇筑完毕,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正式完工。至此,从2016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历经3年多努力,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GTC、工作区房建主体结构均已完工。

按照规划,天府国际机场将于2020年建成竣工,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前通航投用。届时,成都将成为继上海、北京后国内第三个双机场城市。

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三岔TOD规划图

成都着力打造的空港优势,不仅仅在于机场建设。

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理念指引下,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以天府国际机场和天府奥体公园为双引擎,前瞻布局航空经济,重点发展航空制造、临空现代服务、临空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2019年全年签约注册项目35个,其中包括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中国电信西部大数据中心、万国数据大数据中心等3个百亿元项目,以及6个十亿元项目、1个外资重大项目,协议总投资达1400亿元。

跳出空港新城,从更大发展尺度看,成都高新区正加速布局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天府国际生物城、新经济活力区等功能区建设,有望发挥以点带面作用。

而在重庆,随着重庆高新区的“扩容升级”,势必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机遇期,加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契机,不难想象,在未来成渝地区发展进程中,成渝高新区将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文/程晓玲 梁宏亮 刘艳美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渝 经济圈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