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区域

每经网首页 > 区域 > 正文

公园城市下的成都消费新定义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9-16 15:26:39

无场景,不消费。在公园城市这个“城市级的场景”下,成都不断创新多元化的细分场景,构建消费新矩阵,引导消费者进一步体验乐享消费、美好生活。

每经编辑|杨欢

“金九银十”大幕已开,为消费市场复苏注入“强心剂”。

“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于9月9日开启,将持续至10月8日。目前,全国179个重点城市参与,涉及200多万个实体门店和线上商户,形成了百城万企促消费的格局。

9月8日,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成都美好生活秋季赏游消费季启动仪式举行。当日现场,央视连线成都,实地探访成都IFS金融中心、网红特色街区等消费新场景,潮物、潮店、潮购、潮人,绘就成都潮流圈,展现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信心和实力。

继“成都潮流圈”刷屏社交媒体后,这两天,“包罗万象、热气腾腾”“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又一度成为热词,引起对成都的持续关注,助推成都成为金秋旅游消费目的地。

正值成都美好生活秋季赏游消费季期间,成都发布8大主题活动、8类赏游路线以及24条不重样小线路,聚合商、旅、文、游、购、娱消费全链条资源,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了具有成都特质的赏游消费场景。

无场景,不消费。在公园城市这个“城市级的场景”下,成都不断创新多元化的细分场景,构建消费新矩阵,引导消费者进一步体验乐享消费、美好生活。

值得关注的是,9月14日,第三波成都消费券正式开启报名。继第一二波消费券取得明显“撬动”作用后,本次以“畅游成都旅游消费季”为主题,更多业态参与,激发消费热情、激活消费信心。

潮玩成都 图片来源:成都零售商协会

公园城市孕育消费新矩阵

在成都IFS金融中心网红打卡地标处,宽阔的屋顶庭院,人潮攒动,各自都在此处找到自己的“心头好”——

街头艺人在这里驻唱,人们驻足观望聆听;网红帐篷、各式各样的雕塑精心布置,人们可在此处休息、聊天、拍照,甚至可以观看露天电影;身穿多彩飘逸汉服的年轻人们在这里畅意闲逛;美食新品、IP周边文创等潮品在也潮玩市集展示,获取市场真实反馈……一幕幕,引得成都最知名的“爬墙熊猫”好奇打探。

央视现场连线,主持人更是现场逛集市,体验成都文创产品、解锁花椒味冰激凌、老冰粉等创新美食的“神仙吃法”。这个集潮流时尚和文化创新一体的城市,不仅刷屏社交媒体圈,更是收获一波流量。

对身处其中的人而言,一切布置皆为场景;对于“爬墙熊猫”来说,眼中所见皆为场景;从外部视角来看,整体活动皆为场景。让人不由得感叹出“喜欢这样的生活!”“希望像成都人那样生活!”这就是场景带给人的归属感和吸引力。

这也正如城市场景理论提出者丹尼尔•亚伦•西尔所言,各种各样的舒适物设施和活动充斥在各种地点,它们的不同排列组合创造出独特的场景,赋予城市生活以意义、体验和情感共鸣。

而这,仅是成都千万场景的一处生动呈现。进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都提出到2022年要进一步巩固西南生活中心和西部消费中心地位,形成万亿级消费市场,外来消费占比超过30%,消费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60%以上。

而宏大目标的实现则依赖于打造8个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场景,包括地标商圈潮购场景、特色街区雅集场景、熊猫野趣度假场景、公园生态游憩场景、体育健康脉动场景、文艺风尚品鉴场景、社区邻里生活场景、未来时光沉浸场景等。

成都潮物潮购 图片来源:成都零售商协会

成都美好生活秋季赏游消费季发布的8大主题活动、8大赏游路线,如潮购国际范、夜享锦官城、寻香蓉之味、畅游步行街、玩转公园+等,皆是公园城市孕育的消费新场景,皆是8大消费场景的延伸细化,皆可聚合而成消费新矩阵。

场景如何打造?基于公园城市的“公共性”,成都近年来频频开放“城市机会”,广泛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极大提升了场景的丰富性,“场景营城”理念也逐渐渗入城市血脉,进而成为一种“给企业提供城市新机会,为市民提供美好生活新体验”的重要方式。

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推出新消费“组合拳”,就是希望“政府+市场”共同发力,强化政企携手、全城联动、多元主题、市民受益,做到多平台高效整合、供需市场精准覆盖、多阶段全年持续推进,注重消费吸引力与互动性,最大限度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双循环”下的成都消费韧性

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

聚焦在成都,作为四川经济发展主干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极核,成都正表现出强劲的韧性,迈向更广阔的世界坐标——今年1-7月,新增市场主体35.5万户、增长21.7%,进出口总额3898.3亿元、增长24.9%;今年1-6月,成都开行国际班列1810列、增长40.9%;成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增长45.4%。

此外,这次疫情大考中,产业生态圈对经济发展的引领性支撑性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据介绍,2017年以来,成都以7个产业功能区为支撑推进现代商贸产业生态圈建设,意在进一步提升发展能级,巩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

稳住自身基本盘,对外贸易逆势增长,加速畅通“双循环”,成都被视为“创新激发活力、开放拉动增长”的典范。可以说,成都已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毫无疑问,创新、开放,是新一轮扩内需、促消费的核心要义,也是成都打造“消费场景”的关键所在。

在“百城万企”促消费格局下,成都与重庆更是携手培育消费新热点,不仅是一大亮点,更有望形成新的增长点,推动中国经济“第四极”加速崛起。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背景下,若视为整体,“成渝”表现抢眼,1~7月社消零总额将突破万亿,达到10654.28亿元,消费力迎来大跨越。

当然,唱好“双城记”不能靠简单的指数相加,建好“经济圈”需要更有力的协同合作。在全国消费促进月期间,以“双城嬉游记”为主题的2020成渝双城消费节,释放出积极的联动信号,为市场主体、消费者打开了更为广阔的“消费空间”,感受“双城穿梭消费”的场景乐趣。

成渝双城消费节启动 图片来源:央视截图

市场嗅觉向来敏锐,企业已早做谋划“成渝双城消费联动”。“为了满足激增的双城旅游出行需求,九龙仓集团旗下的成都IFS和重庆IFS特别在2020年联手推出‘游客限定礼遇’。”成都IFS常务副总经理邓敏姮介绍,游客凭借七日内目的地机票、火车票、酒店预订单等凭证可在成都IFS领取游客限定福利。

展望“金九银十”,业界普遍看好消费市场稳步复苏之势。届时消费市场有望在“假日效应”的促进下迎来一波小高潮。

各地也在紧抓促消费的“窗口期”。随着“美好生活秋季赏游消费季”进行,成都将更多地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创造新供给,以更创新丰富的场景体验,进一步激活需求端。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挥“政策+资金+活动”杠杆作用、“政府+平台+行业协会”促消费增动力方面,成都经验丰富,通过全域联动促销、线上引流线下体验、“云”上购物、消费券发放等方式,营造消费氛围,消费活动也逐步全面提档升级。

消费市场的全面复苏非一日之功,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教授吴军此前建议,成都可紧密结合八大消费场景,细化到特定行业,比如针对熊猫野趣度假场景,增加旅游行业的消费券发放。

9月14日,第三波成都消费券已正式开启报名,以“畅游成都旅游消费季”为主题,聚焦民俗旅游、乡村旅游、文博旅游、文化遗产观光等行业业态,鼓励旅游、住宿、文创、娱乐等行业符合条件的商户参与,引导市民扩大消费、吸引游客来蓉消费,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文丨李西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 消费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