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度

每经网首页 > 深度 > 正文

魏后凯:城镇规模两极化趋势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0-10 13:59:40

“近年来,我国城镇规模增长出现了两极化趋势:一方面超大、特大城市过度膨胀;另一方面部分小城市、小城镇出现萎缩。”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指出,虽然我国目前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这种两极化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这将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每经记者 程晓玲    每经编辑 刘艳美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城市评级,我国有7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14个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特大城市。

据相关统计,这21个超特大城市,常住人口达2.9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7%;国土面积16.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市辖区面积7.5%;GDP总量33.6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3.1%。

大城市快速扩张的同时,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问题亦不容忽视。此前,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优化城镇化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超大城市要推动“瘦身健体”。

“近年来,我国城镇规模增长出现了两极化趋势:一方面超大、特大城市过度膨胀;另一方面部分小城市、小城镇出现萎缩。”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指出,虽然我国目前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这种两极化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这将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那么,如何构建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城镇规模?到2035年,我国城镇格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1秋季论坛上,魏后凯就此给出相关趋势预测及对策建议。

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扩大

“大家知道,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魏后凯表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城镇规模结构的重要考核方面。

“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无论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还是广大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要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协调发展。”在他看来,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判断城镇化格局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标志。

然而,魏后凯及其团队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城镇规模增长出现两极化趋势:一方面,超大、特大城市过度膨胀;另一方面,部分小城市、小城镇出现萎缩。这种两极化趋势将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中央已经明确,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包括城镇化在内的“四化”。

“2035年要基本实现城镇化,怎么来进行考量?”魏后凯分析指出,一是基本实现,也就是城镇化程度达到80%左右;二是城镇化包括数量(速度和水平)与质量两个方面,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七普”数据显示,到2016年,西部地区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四大区域城镇化率均越过50%的拐点,进入城镇化减速阶段。在这一趋势下,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城镇化率的差距不断缩小。魏后凯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东部与中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从2015年13.8%减少到2020年11.76%;部与西部地区的差距,同期从15.8%减少到13.49%。

“问题在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实现难度较大。”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不降反增——2015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9.9%,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17.4%个百分点;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4%,但仍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18.5个百分点。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也曾透露,我国目前仍有2亿多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在城市落户,部分已经落户的还存在市民化质量不高问题,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

“怎么来缩小‘两率’的差距,这是未来一个大的问题。”魏后凯表示,到2035年基本实现城镇化,首先要实现“两率”并轨,实现市民化与城镇化的同步,最关键的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要大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其次,城镇化规模结构要进行优化,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再次,要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全面维护进城农民的各项权利。

2035年超大城市数量将达到12个

根据魏后凯及其团队研究预测,2035年,超大城市在现有基础上将会继续增加,中等城市将成为突出的短板,而小城市和小城镇将成为吸纳城镇人口的核心载体。

其初步测算结果显示,2035年,超大城市(城区人口1000万人以上)数量将达到12个,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比重将达到14.7%;中等城市(城区人口50-100万人)将达到115个,但城区人口比重仅为7.9%;小城市和小城镇(50万人口以下)将达到约1.5万个,其吸纳的城镇人口比重在55%左右,将超过一半。

随着超大特大城市走向现代化都市圈,魏后凯分析指出,未来将有望建设成高品质国家级都市圈34个,分别为引领型都市圈(11个)、发展型都市圈(11个)、培育型都市圈(12个)。在此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县改区,推进中心区功能和产业扩散,大力发展现代城郊经济。

“城郊经济的特色应该是高度融合、高度一体化、都市型的城郊产业、新型的集体经济。但现在面临的困境是,城郊经济在不断分化。”在他看来,下一步,应该促进城郊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大都市圈共同发展,这其中有三个着力点:一是要做好产业选择,发挥“能人”效应;二是做好政府规划引导和扶持;三是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多省市的发展共同体。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里,一定要加快推进县城的发展。”魏后凯说,尽管目前县城发展存在诸多短板,比如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差距大、产业支撑不足、就业岗位缺乏、农民落户意愿较低、因区位资源禀赋不同而导致县域分化明显加快等,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对此,他明确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加快撤县设市步伐,按照现代小城市的标准推进县城建设;二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强化县城的中心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 三是要赋予县城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同时防止资源过度集中,产生“虹吸”效应;四是要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建立各具特色、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现代产业体系;五是要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和吸引力。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