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1-12-22 22:24:45
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这是成渝地区今年又一份重量级文件,也是今年与建设“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有关的第二份顶层规划。
每经记者 黄名扬 吴林静 每经编辑 刘艳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项目示意图 图片来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
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下称《成渝轨交规划》),这是成渝地区今年又一份重量级文件,也是今年与建设“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有关的第二份顶层规划。
《成渝轨交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将从2020年的7000公里提高到2025年的1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也将从2020年的6400公里提高至9000公里以上。展望203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基本实现,轨道交通全面发挥客运和货运骨干作用,支撑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
前不久,成都党政代表团前往重庆考察、交流,并与重庆签署《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部署 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战略合作协议》以及5个子协议。双城高层互动,“推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正是两市签署的协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回顾今年印发的一系列成渝地区重量级的顶层设计文件,正是从交通领域拉开的大幕。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联合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还早出炉4个月。
在交通规划发布后不久,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新建成渝中线铁路(含十陵南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摊开地图可以看到,成都和重庆之间已经有三条铁路通道相连,第一条是成渝客专(高铁),第二条是成遂渝铁路(动车),第三条是成渝铁路(火车)。
启动成渝中线铁路,将为成渝两座城市之间搭起第二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新线路的获批,将进一步拉近成渝的时空距离。更重要的是,观察另外三大城市群,譬如京津、沪宁、广深之间,都已经是两条高铁的“高配”。
《成渝轨交规划》赶在2021年年末出炉。这一年,成渝地区交通领域的顶层设计算是画下了一个分号,向“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迈进重要一步。
从具体规划来看,到2025年,“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初步建成。4年后,进出川渝四向通道将基本形成,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设施“一张网”,点线协调、衔接高效的枢纽“零换乘”,客货并重、联程联运的运输“一体化”。
根据《成渝轨交规划》,成渝地区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覆盖全部20万以上人口城市,形成重庆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1小时通达,“双核”与成渝地区区域中心、主要节点城市1.5小时通达,与主要相邻城市群核心城市约3小时通达。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力争接入比例达到85%,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实现铁路进港。轨道交通承担客运量、货运量占比大幅提升,有力支撑沿江货运通道、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展望203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基本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高度融合、枢纽无缝衔接、运营智能高效,运输组织水平、科技和体制创新能力位于国内前列,轨道交通全面发挥客运和货运骨干作用,支撑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在印发通知的同时,还特别提醒:规划内项目不得随意调整功能定位、建设时序和建设标准;未列入规划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开工建设;避免过度超前或重复建设;严禁以债务性资金代替财政资金,严格落实融资资金偿还来源,坚决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而言,这些轨交项目的开工建设,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这实际上已经不是国家出台的第一份“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下称《长三角轨交规划》),这是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也首次建立了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框架体系。
一东一西,两大城市群先后迎来“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相比单独的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到底有何特别?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潘昭宇此前指出,“相比单独的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主要着眼于不同层级轨道交通资源的统筹利用,以及旅客在不同层级轨道交通之间整体出行效率的提升。”
同样是“多层次”,东西两个轨道交通规划,又有许多不同。
最直观的,是里程目标和通达城市目标的差异。《长三角轨交规划》明确,到2025年轨道交通总里程为2.2万公里以上;同时,不仅要求铁路联通全部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还提到“高速铁路通达地级以上城市”。
图片来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
对比之下,《成渝轨交规划》的目标稍低: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仅要求覆盖全部 20 万以上人口城市,未提及“市市通高铁”相关目标。
更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长三角轨交规划》中鲜少提及的“货运”,《成渝轨交规划》对货物运输、货运能力的提升着墨众多。
总体目标中,一是“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力争接入比例达到85%,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实现铁路进港”。二是“轨道交通承担客运量、货运量占比大幅提升,有力支撑沿江货运通道、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指标上看,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承担货运量占比为3.2%。根据最新规划,2025年的目标是达到10%以上。这相当于轨道交通承担的货运量占比,五年要提升两倍以上。
而且,在货运通道建设上,重点任务是“填补路网空白,适当补强能力紧张路段,打造大容量、高效率的沿江货运通道,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普速铁路通道运能,完善货运铁路设施布局”。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