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度

每经网首页 > 深度 > 正文

城市24小时 | 广东超越山东,重回第一用电大省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1-13 21:32:09

从去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广东经济保持稳步恢复态势,GDP同比增长9.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山东两项指标则分别为9.9%、11.6%,优势并不明显。由此来看,广东再次反超,也在情理之中。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687643

#关注

三省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7000亿千瓦时

新华日报·交汇点消息,1月13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7000亿大关,达710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其中,工业用电量4980.0亿千瓦时,增长10.1%,均创历史新高。

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7个三峡电站全年发电总量。报道中还透露,2021年,广东、山东、江苏等三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7000亿千瓦时。其中,广东和山东2021年用电量分别为7867亿和7383亿,同比分别增长13.58%和6.38%。

这也意味着,广东超越山东,重回第一用电大省行列。2020年,山东、广东、江苏全社会用电量排名全国前三,分别为6939.84亿千瓦时 、6926.18亿千瓦时、6374亿千瓦时。这也是近年来山东用电量首次超过广东。

解读:全社会用电量,衡量的是一个地区的整体用电规模,包括三次产业用电以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作为重要的经济晴雨表之一,整体而言,中国居民用电占比约15%,农业等其他用电占比约15%,工业用电占比约70%,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据主导地位。

去年,广东用电量被山东超过时,就有分析指出,从产业结构来看,山东的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在化工、冶金、矿业等重工业,均为能耗大户,广东则偏向于金融、科技、电子、服装等轻工业。而且,作为我国第一外贸大省,广东受疫情和贸易摩擦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经济复苏。

2020年,广东GDP超11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工业增加值仅增长1.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相比之下,山东2020年GDP为7.3万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3.6%,规上工业增加值更是增长5.0%。

而从去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广东经济保持稳步恢复态势,GDP同比增长9.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山东两项指标则分别为9.9%、11.6%,优势并不明显。由此来看,广东再次反超,也在情理之中。

#动向

商务部:引导外资更多投向新兴领域和中西部地区

在1月13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我国将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新兴领域和中西部地区。建设好自由贸易港、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试点地区等平台,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地。完善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直通车”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推动协调解决人员入境等企业关切的问题。加大新项目要素保障力度,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和建设。

重庆、安徽获批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1月12日,科技部官网发布《科技部关于支持建设重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函》《科技部关于支持安徽省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函》,支持重庆市建设重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支持安徽省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重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重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为建设主体,以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为主抓手,加速产业迭代升级,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重庆由“制造重镇”迈向“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合肥、芜湖、蚌埠、安庆、六安五市为建设主体,深度融入区域开放协同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示范区辐射引领作用,加强科技成果跨区域、跨国际流动,全面支撑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跨区域协同创新。

济南:2025年常住人口将达千万

济南发布1月13日消息,近日,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济南市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0年)》。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济南市常住人口总量预期在1000万人左右,2030 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在1075万人左右,2025 年和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80.5岁、81岁。

合肥将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合肥晚报》消息,近日,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省文旅厅联合印发《全省“十四五”旅游规划》。未来,合肥将被打造为全省集散枢纽地,发挥合肥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交通体系中的综合枢纽优势,加强与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郑州的空间对接,打造成全省的外部集散中心,实现安徽与长三角、武汉城市群、中原经济区的高效融合。同时,推动合肥、芜湖、黄山等市高水平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上海将密室剧本杀纳入管理

1月13日,上海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管理暂行规定》,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将密室剧本杀纳入管理的城市。管理规定要求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容自审制度,配备内容审核人员,实施相应的技术监管措施,对经营中使用的剧本、设置的场景、提供的服装和道具等内容和活动进行自查与管理,保障内容和活动的合法性。

#声音

广州回应撤销一批客运站:十年间日均客运量从33万降到2.5万

广州日报消息,去年底,广州多个汽车客运站被传将逐步撤销。1月11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处处长龙小强亮相“广东民声热线”栏目,就此问题做出回应。

“这些年随着高铁、城际轨道的发展,广州客运量快速下降。十年前日均客运量大概是33万人次,到去年只有2.5万人次,下降幅度超过了90%。可以预判这种下降的趋势会随着轨道交通的不断拓展,不会发生大的逆转。”龙小强表示,“撤销”不是单纯意义的撤销,而是对全市公路站场的布局优化。同时根据发展的需要,广州也在新建站场,比如去年在白云机场第二航站楼新建了客运站。

#数读

全国已有51城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

1月1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69条,运营里程8708公里,车站5216座,实际开行列车3120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37.1亿人次、进站量144.8亿人次,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1978亿人次公里。

2021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5条,新增运营里程1168公里,较去年增长约15%;新增洛阳、绍兴、嘉兴、文山、芜湖,以及嘉兴(海宁)、镇江(句容)7个城市首次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全年完成客运量较2020年增加61.2亿人次、增长约35%,达到2019年的99.2%;全年平均客运强度约0.82万人次每公里日,较2020年增长约14%,较2019年下降约28%。

华中师大:2021年毕业生未就业率20.95%

近日,各大高校陆续公布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其中,华中师范大学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引发广泛关注——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未就业率分别为26.22%、15.19%、13.95%,2021届毕业生未就业人数总体占比20.95%。

报告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公费师范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99.63%)比非师范生毕业去向落实率(76.24%)高23.39%、比普通师范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66.77%)高32.86%。从具体去向构成来看,“协议和合同就业”为发展主流,其中公费师范生占比较高(达99.63%);“国内升学”为普通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第二大流向,占比分别为21.95%、15.10%。

至于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主要为“准备升学考试”“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和“正在找工作”。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687643 #关注 三省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7000亿千瓦时 新华日报·交汇点消息,1月13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7000亿大关,达710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其中,工业用电量4980.0亿千瓦时,增长10.1%,均创历史新高。 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7个三峡电站全年发电总量。报道中还透露,2021年,广东、山东、江苏等三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7000亿千瓦时。其中,广东和山东2021年用电量分别为7867亿和7383亿,同比分别增长13.58%和6.38%。 这也意味着,广东超越山东,重回第一用电大省行列。2020年,山东、广东、江苏全社会用电量排名全国前三,分别为6939.84亿千瓦时、6926.18亿千瓦时、6374亿千瓦时。这也是近年来山东用电量首次超过广东。 解读:全社会用电量,衡量的是一个地区的整体用电规模,包括三次产业用电以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作为重要的经济晴雨表之一,整体而言,中国居民用电占比约15%,农业等其他用电占比约15%,工业用电占比约70%,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据主导地位。 去年,广东用电量被山东超过时,就有分析指出,从产业结构来看,山东的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在化工、冶金、矿业等重工业,均为能耗大户,广东则偏向于金融、科技、电子、服装等轻工业。而且,作为我国第一外贸大省,广东受疫情和贸易摩擦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经济复苏。 2020年,广东GDP超11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工业增加值仅增长1.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相比之下,山东2020年GDP为7.3万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3.6%,规上工业增加值更是增长5.0%。 而从去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广东经济保持稳步恢复态势,GDP同比增长9.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山东两项指标则分别为9.9%、11.6%,优势并不明显。由此来看,广东再次反超,也在情理之中。 #动向 商务部:引导外资更多投向新兴领域和中西部地区 在1月13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我国将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新兴领域和中西部地区。建设好自由贸易港、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试点地区等平台,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地。完善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直通车”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推动协调解决人员入境等企业关切的问题。加大新项目要素保障力度,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和建设。 重庆、安徽获批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1月12日,科技部官网发布《科技部关于支持建设重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函》《科技部关于支持安徽省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函》,支持重庆市建设重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支持安徽省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重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重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为建设主体,以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为主抓手,加速产业迭代升级,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重庆由“制造重镇”迈向“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合肥、芜湖、蚌埠、安庆、六安五市为建设主体,深度融入区域开放协同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示范区辐射引领作用,加强科技成果跨区域、跨国际流动,全面支撑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跨区域协同创新。 济南:2025年常住人口将达千万 济南发布1月13日消息,近日,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济南市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0年)》。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济南市常住人口总量预期在1000万人左右,2030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在1075万人左右,2025年和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80.5岁、81岁。 合肥将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合肥晚报》消息,近日,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省文旅厅联合印发《全省“十四五”旅游规划》。未来,合肥将被打造为全省集散枢纽地,发挥合肥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交通体系中的综合枢纽优势,加强与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郑州的空间对接,打造成全省的外部集散中心,实现安徽与长三角、武汉城市群、中原经济区的高效融合。同时,推动合肥、芜湖、黄山等市高水平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上海将密室剧本杀纳入管理 1月13日,上海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管理暂行规定》,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将密室剧本杀纳入管理的城市。管理规定要求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容自审制度,配备内容审核人员,实施相应的技术监管措施,对经营中使用的剧本、设置的场景、提供的服装和道具等内容和活动进行自查与管理,保障内容和活动的合法性。 #声音 广州回应撤销一批客运站:十年间日均客运量从33万降到2.5万 广州日报消息,去年底,广州多个汽车客运站被传将逐步撤销。1月11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处处长龙小强亮相“广东民声热线”栏目,就此问题做出回应。 “这些年随着高铁、城际轨道的发展,广州客运量快速下降。十年前日均客运量大概是33万人次,到去年只有2.5万人次,下降幅度超过了90%。可以预判这种下降的趋势会随着轨道交通的不断拓展,不会发生大的逆转。”龙小强表示,“撤销”不是单纯意义的撤销,而是对全市公路站场的布局优化。同时根据发展的需要,广州也在新建站场,比如去年在白云机场第二航站楼新建了客运站。 #数读 全国已有51城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 1月1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69条,运营里程8708公里,车站5216座,实际开行列车3120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37.1亿人次、进站量144.8亿人次,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1978亿人次公里。 2021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5条,新增运营里程1168公里,较去年增长约15%;新增洛阳、绍兴、嘉兴、文山、芜湖,以及嘉兴(海宁)、镇江(句容)7个城市首次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全年完成客运量较2020年增加61.2亿人次、增长约35%,达到2019年的99.2%;全年平均客运强度约0.82万人次每公里日,较2020年增长约14%,较2019年下降约28%。 华中师大:2021年毕业生未就业率20.95% 近日,各大高校陆续公布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其中,华中师范大学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引发广泛关注——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未就业率分别为26.22%、15.19%、13.95%,2021届毕业生未就业人数总体占比20.95%。 报告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公费师范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99.63%)比非师范生毕业去向落实率(76.24%)高23.39%、比普通师范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66.77%)高32.86%。从具体去向构成来看,“协议和合同就业”为发展主流,其中公费师范生占比较高(达99.63%);“国内升学”为普通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第二大流向,占比分别为21.95%、15.10%。 至于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主要为“准备升学考试”“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和“正在找工作”。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