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区域

每经网首页 > 区域 > 正文

关于绿色低碳的“成都机遇” 这场论坛上他们这样说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1-25 18:40:14

每日经济新闻 刘杰    每经编辑 赵博渊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是成都贯彻落实“双碳”目标部署的战略举措,也是城市塑造比较优势的新赛道。这条新赛道,为成都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供了哪些机遇,成都又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做了哪些探索?11月25日下午,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绿色低碳发展 产业建圈强链”圆桌论坛线上举行,并于每日经济新闻微博、中国环境app、中经云端app、成都生态环境官方微博、成都生态环境视频号同步播出。论坛共吸引超30万人次关注,推广了成都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分享了“双碳”背景下的绿色机遇。

本次论坛邀请到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以及绿色低碳企业和生态环境领域专家来到论坛直播间,对成都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的探索、低碳清洁能源市场推广、利用科技手段打造绿色发展名片等方面展开讨论,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如何把握成都绿色低碳发展的机遇。

圆桌论坛线上举行

“碳惠天府” 国内首创碳普惠建设思路

“协同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的重点和抓手。”论坛上,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文雁针对成都整合各方力量,共谋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进行分享,她谈到,成都始终坚持以高站位提高认识、大视野抢抓机遇,大格局构建优势,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1-10月,全市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达1781亿元,同比增长22.3%,签约重点项目30个,签约总额达1372亿元。

文雁表示,未来成都将继续以协同发展作为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持续优化合作共赢的区域协作机制、条块结合的统筹协调机制、政企畅通的企业服务机制,按质保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全力稳住第四季度经济大盘、助力成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而对于如何提升低碳行动的社会参与度,增强市民对绿色低碳认知方面,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也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进行了解答。他表示,为推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引导广大市民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2020年3月,成都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国内首创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而“碳惠天府”通过构建碳积分获取和兑换体系,策划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搭建个人荣誉体系,切实调动公众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的积极性,目前用户数超过70万。

图片来源:万红灵 摄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无废”“锂电” 凸显成都清洁能源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还邀请到了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一同来到直播间,分享成都在资源循环利用与提升锂电影响力方面的经验做法。

“推动城市产业的绿色低碳需要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发力,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推进。”对于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方面,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陈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表示,产业绿色低碳的重点是循环化。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有研究认为,资源循环利用将为减碳作出50%以上的贡献,这项工作需要得到高度重视。下一步,成都将通过国家“无废城市”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的相关工作,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打牢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石。

随后,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朱健谈到,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成都锂电产业未来发展机遇十足、前景广阔。成都背靠四川清洁能源大省,丰沛的绿电供应可以在电价上有所优惠,除此之外紧邻成都的甘孜、阿坝及云贵地区锂矿、磷矿储量巨大且供应链完备,成都发展锂电产业的优势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下一步,成都还将在引进壮大细分领域链主企业,培育关键环节配套企业,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成都锂电产业迈上千亿能级新台阶。

图片来源:杜睿嘉 摄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专家为成都建言:见缝插绿 开辟楼顶绿色空间

论坛上,除了成都市市级相关部门带来的成都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外,生态环境部原国家生态环保督察专员夏光也针对如何寻找到生产提速和生态保护的平衡点,促进生态保护与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发言,并现场回答了企业代表提出的问题。“当前成都市正在加快建设公园城市,推动绿色低碳产业优化发展,本质上就是将善待自然、善用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法则应用于城市发展实践,其成效是显著的,经验是有益的。”夏光表示,成都应当开发楼顶空间,利用房屋楼顶进行种花种草,增加吸收污染物的植物面积。在公园城市建设中,除了建设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外,还可利用街头巷尾小块空地,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等。

除此之外,论坛上来自成都的低碳企业代表赵健还对企业推进重大低碳技术进行了分享。“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推进绿色低碳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持续加强绿色低碳产业的交流合作和重点项目推进,为公司水务环保项目投资落地全生命周期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全力保障项目环评、能评等重要环节顺利实施,同时为公司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赵健表示,目前公司拥有2座国家级供水、排水水质监测站,自主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改技革100余项,取得专利143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2项。

从专家到企业,从科技到市场,从“无废”到“锂能”,论坛上各方分别站在不同角度,利用专业目光发现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各种成都机遇。当前绿色正日益成为城市的鲜明底色,成都的公园城市大美形态也正在加速形成。未来的成都,将不断在绿色发展中寻找机遇,同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使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成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是成都贯彻落实“双碳”目标部署的战略举措,也是城市塑造比较优势的新赛道。这条新赛道,为成都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供了哪些机遇,成都又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做了哪些探索?11月25日下午,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绿色低碳发展产业建圈强链”圆桌论坛线上举行,并于每日经济新闻微博、中国环境app、中经云端app、成都生态环境官方微博、成都生态环境视频号同步播出。论坛共吸引超30万人次关注,推广了成都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分享了“双碳”背景下的绿色机遇。 本次论坛邀请到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以及绿色低碳企业和生态环境领域专家来到论坛直播间,对成都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的探索、低碳清洁能源市场推广、利用科技手段打造绿色发展名片等方面展开讨论,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如何把握成都绿色低碳发展的机遇。 圆桌论坛线上举行 “碳惠天府”国内首创碳普惠建设思路 “协同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的重点和抓手。”论坛上,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文雁针对成都整合各方力量,共谋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进行分享,她谈到,成都始终坚持以高站位提高认识、大视野抢抓机遇,大格局构建优势,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1-10月,全市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达1781亿元,同比增长22.3%,签约重点项目30个,签约总额达1372亿元。 文雁表示,未来成都将继续以协同发展作为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持续优化合作共赢的区域协作机制、条块结合的统筹协调机制、政企畅通的企业服务机制,按质保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全力稳住第四季度经济大盘、助力成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而对于如何提升低碳行动的社会参与度,增强市民对绿色低碳认知方面,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也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进行了解答。他表示,为推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引导广大市民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2020年3月,成都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国内首创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而“碳惠天府”通过构建碳积分获取和兑换体系,策划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搭建个人荣誉体系,切实调动公众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的积极性,目前用户数超过70万。 图片来源:万红灵摄(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无废”“锂电”凸显成都清洁能源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还邀请到了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一同来到直播间,分享成都在资源循环利用与提升锂电影响力方面的经验做法。 “推动城市产业的绿色低碳需要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发力,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推进。”对于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方面,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陈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表示,产业绿色低碳的重点是循环化。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有研究认为,资源循环利用将为减碳作出50%以上的贡献,这项工作需要得到高度重视。下一步,成都将通过国家“无废城市”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的相关工作,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打牢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石。 随后,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朱健谈到,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成都锂电产业未来发展机遇十足、前景广阔。成都背靠四川清洁能源大省,丰沛的绿电供应可以在电价上有所优惠,除此之外紧邻成都的甘孜、阿坝及云贵地区锂矿、磷矿储量巨大且供应链完备,成都发展锂电产业的优势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下一步,成都还将在引进壮大细分领域链主企业,培育关键环节配套企业,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成都锂电产业迈上千亿能级新台阶。 图片来源:杜睿嘉摄(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专家为成都建言:见缝插绿开辟楼顶绿色空间 论坛上,除了成都市市级相关部门带来的成都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外,生态环境部原国家生态环保督察专员夏光也针对如何寻找到生产提速和生态保护的平衡点,促进生态保护与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发言,并现场回答了企业代表提出的问题。“当前成都市正在加快建设公园城市,推动绿色低碳产业优化发展,本质上就是将善待自然、善用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法则应用于城市发展实践,其成效是显著的,经验是有益的。”夏光表示,成都应当开发楼顶空间,利用房屋楼顶进行种花种草,增加吸收污染物的植物面积。在公园城市建设中,除了建设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外,还可利用街头巷尾小块空地,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等。 除此之外,论坛上来自成都的低碳企业代表赵健还对企业推进重大低碳技术进行了分享。“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推进绿色低碳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持续加强绿色低碳产业的交流合作和重点项目推进,为公司水务环保项目投资落地全生命周期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全力保障项目环评、能评等重要环节顺利实施,同时为公司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赵健表示,目前公司拥有2座国家级供水、排水水质监测站,自主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改技革100余项,取得专利143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2项。 从专家到企业,从科技到市场,从“无废”到“锂能”,论坛上各方分别站在不同角度,利用专业目光发现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各种成都机遇。当前绿色正日益成为城市的鲜明底色,成都的公园城市大美形态也正在加速形成。未来的成都,将不断在绿色发展中寻找机遇,同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使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成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碳中和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