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高盛一篇研报引发大跌?券商分析师:短期调整不妨碍人形机器人远期前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02 14:27:58

◎2月28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板块指数跌幅超过7%,多只概念股跌停,市场普遍将此归因于高盛日前发布的一篇调研报告。

◎报告指出,当前机器人能力有限,预计未来几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的放量步伐将慢于市场预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2C应用。

◎多位券商分析师认为,研报内容并未超出预期,此次调整虽带来短期波动,但不改人形机器人远期前景。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彭水萍

228日,今年A股最火赛道之一的人形机器人概念突然遭遇重挫,不少投资者将矛头指向了高盛日前发布的一篇宇树科技调研报告。报告指出,目前机器人能力有限,预计未来几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放量步伐慢于市场预期。 

虽然报告中描述的相关内容与近期市场的乐观情绪有些背离,不过多位券商分析师向记者表示,研报中的内容其实并没有超出预期。谈及这篇报告,一位分析师指出,“只是市场需要一个下跌的理由罢了,大家都知道人形机器人短时间内实现2C不可能,但这并不妨碍远期前景。”

另外,目前市场上对高盛研报中预测未来几年人形机器人的出货数据也有不同声音,有市场人士认为,高盛的预测可能低估了人形机器人行业将快速发展的大势。

人形机器人板块遭空头突袭

此前持续强势的人形机器人概念228日突然出现暴跌,全天板块指数跌幅超过7%。概念股掀起跌停潮,埃夫特-U、汉威科技等20多只概念股跌幅不低于10%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将此次人形机器人板块的大跌与高盛日前发布的一篇研报联系在一起。

图片来源:高盛研报截图

这篇研报基于高盛最近对宇树科技进行的实地调研,与近期国内机构对于人形机器人赛道的乐观情绪有所不同的是,高盛的这篇研报显得颇为谨慎。报告指出,目前机器人尚不能处理多种通用任务,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迎来由AI赋能的机器人,预计未来几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的放量步伐将慢于市场预期。 

对于这份研报中对于人形机器人实际能力的质疑,一些券商分析师认为并没有超出预期。某券商科技行业首席表示,“宇树机器人本来强的也不是大脑,而是步态控制技术。”

事实上,在上述调研报告中,宇树科技也坦言,未来2-3年人形机器人难以达到与人类工人相同的效率,预计5-10年后可能会出现具有实际意义的应用。 

上述券商科技行业首席表示,要让机器人能完全像人那样工作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但前景可期。

对于本周五人形机器人板块的大跌与高盛研报之间的关联,在某券商策略分析师看来,“只是需要一个下跌的理由罢了,大家都知道人形机器人短期内实现2C不可能,目前就是2G 2B,今年特斯拉机器人量产也没多少,但这不妨碍远期前景。”

另外,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上对高盛研报中提及的数据“预计到2027/2032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为7.6/50.2万台”也存在质疑,有市场人士认为,2027年全球仅7.6万台的出货数据可能低估了人形机器人行业将快速发展的大势。据了解,针对目前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板块出现的分歧,民生证券等券商将在今天晚间举行专题电话会进行探讨。


券商短期调整更健康

人形机器人无疑是近阶段A股市场最火爆的题材之一,概念股长盛轴承一度走出近十倍行情。此外,还有万达轴承、中大力德、新时达等多只翻倍牛股涌现。 

随着行情的持续走强,近期,人形机器人主题研讨几乎是各大券商举办策略会的标配。日前,记者在国联民生项目合作大会的人形机器人分会场看到,现场投资者热情高涨。接下来,还将有其他券商举办机器人专题会议,例如,据悉,312日申万宏源将在北京举行“AI×机器人”研讨会等。 

但在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之际,也需要看到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大幅上涨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风险因素。 

据西部证券策略团队统计,2月以来机器人/算力链条个股普遍获得杠杆资金大额买入,个股层面,2月以来,机器人链杠杆资金流入较多的机器人概念个股有埃斯顿(3.36亿)、鸣志电器(2.15亿)、奥比中光(1.67亿)等。而这些个股本周五都出现了大幅调整。

对于此次科技股的高位大跌,兴业证券策略团队发布最新观点称,在战略上,相信“革新巳火”,要勇于拥抱AI以及新消费时代的贝塔;在战术上,2025年行情节奏将是“蛇形斗折”充满波折的。近期A股的机器人、AI以及港股的互联网等板块,快速上涨之后,拥挤度偏高、情绪偏高,后期出现阶段性的震荡休整或在所难免。

尽管短期有波折,不过这轮AI科技浪潮驱动行情的可持续性依然被各大机构所期待。兴业证券策略团队称,从历史经验来看,牛市主升浪往往容易出现大跌,就像熊市主跌浪时容易出现长阳线一样。此轮牛市主升浪确立之后,面对必然来临的波折,每一次波折都是逢低买入“科技核心资产”的好时机。特别是港股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民企科技龙头的估值开始反转性重构,短期调整更健康,震荡调整后更适合布局。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303990459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