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最新!基金公司规模“座次”出炉,百亿基金经理名单也有调整(附排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3 14:15:51

◎一季度末,全市场162家公募持牌机构管理总规模为31.05万亿元。易方达基金以1.95万亿元管理总规模位列第一。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座次有变,嘉实基金、招商基金排名上升。

◎非货基管理规模同比均实现明显增长,ETF成为重要助推器,华夏基金ETF规模最大。

◎此外,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已不足百人,目前共有92名,部分知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有所回升。

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编辑 彭水萍

随着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各家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也浮出水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场162家公募持牌机构的管理总规模为31.05万亿元。其中,管理总规模排在前十名的公司分别为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和建信基金。易方达基金依然在管理总规模和非货基规模都位列第一,截至一季度末的管理总规模为1.95万亿元,非货基管理规模也达到1.31万亿元。

除此之外,截至一季度末,百亿基金经理的名单也有变化,目前全市场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已不足百人。

基金公司最新规模“座次”出炉,排名前十阵容有变

根据Wind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场162家公募持牌机构的管理总规模为31.05万亿元,非货基管理总规模为18.21万亿元。去年年末,这两项数字分别为31.69万亿元和18.60万亿元;而在去年一季度末,这两项数字分别为28.36万亿元和16.23万亿元,可以看到明显的增长趋势。

从基金公司的管理总规模来看,排名前十的公司及管理资产情况如下:

与去年年底相比,易方达基金依然排在第一位,管理总规模1.95万亿元。不过前十名的基金公司座次有所变化,嘉实基金上升一位,由第8位升至第7位;招商基金则由去年年末的第11位升至第9位,跻身总规模前十;相应地,博时基金的管理总规模排名相比去年年末下降一位至第8位,鹏华基金则掉出了前十名、排在第12位。

从管理总规模变化来看,排在前十的公司中华夏基金增幅最大,由去年年底的1.7万亿元增加至一季度末的1.83万亿元,单季度规模增长了1298.33亿元,增幅达到7.65%。此外,还有多家中小型公司一季度管理规模增长势头引人关注,如施罗德基金、安联基金等公司的规模增幅超过300%,苏新基金、易米基金等也实现规模翻倍增长。

除此之外,综观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的变化,可以发现马太效应仍在持续。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合计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2.49万亿元,占行业总规模超过四成,达到40.21%。如果把范围扩展为前20大基金公司,那么管理总规模将达到19.48万亿元,占比则超过60%,达到62.74%

也就是说,其余142家公募持牌机构管理的资产管理规模加起来,也不到行业总规模的40%。其中管理规模不足100亿元的公司达到36家,不足10亿元的也有13家,与头部公司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 

非货基规模同比均实现明显增长,ETF成重要助推器

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也是市场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更能反映基金公司的投研综合实力以及投资者的认可程度。

根据Wind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了全市场162家公募持牌机构与去年年末和去年一季度相比,非货基管理规模的变动情况,排名前20的公司具体如下:

先来看与去年年底相比的变化情况。在非货基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中,仅有5家实现了环比增长,分别是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和中欧基金。其中规模增加最多的是中欧基金,相比去年四季度增长了380.29亿元,增幅达到12.25%;富国基金的非货基规模环比增长了218.68亿元,增幅为3.32%;景顺长城基金也增长超过百亿元。

而从同比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基金公司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中欧基金、永赢基金等同比增幅超过20%,还有公司与去年同期相比非货基增长超过50%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ETF业务的快速发展,该业务俨然已经成为各家公司规模增长的重要引擎。

对于公募非货基管理规模的变动,可以结合ETF规模的变化来看。据Wind数据,目前全市场共有12家基金公司管理ETF的规模超过千亿元。其中规模最大的依然是华夏基金,截至一季度末的规模为6465.96亿元;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分列第二、三位,ETF管理规模分别为6029.73 亿元、4531.9亿元。

以ETF管理规模排名前20的公司为例,与去年年末相比,今年一季度有15家公司的ETF规模出现环比增长。其中有3家公司增幅超过10%,分别是富国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环比增幅分别为20.16%16.94%12.18%,为这些公司的非货基规模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把时间向前推,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所有公司的ETF业务规模都实现了大幅增长,增幅超过50%的占绝大多数,其中不乏公司ETF业务规模翻倍。华夏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与去年一季度末相比,ETF规模增长超过1000亿元,易方达基金增长超过2000亿元,由此可见该业务对公司整体业务发展和规模的重要助推作用。

当然,除了指数型产品,还有一些公司则在固收类产品方面持续发力,例如凭借债券型基金的规模跃升实现了非货基管理规模的增长,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已不足百名,部分知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有所回升

百亿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同样也是市场关注的热点。

根据Wind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了截至一季度末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名单。结果显示,目前全市场管理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仍然是易方达基金的张坤,最新管理规模为608.22亿元。

除了他之外,全市场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有8人,分别是刘彦春、葛兰、谢治宇、萧楠、张翼飞、刘格菘、胡昕炜和周蔚文;另外,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还有83人,也就是说目前全市场的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一共有92名,已经不足百人。

以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为例,包括张坤、谢治宇、张翼飞、刘旭、杨锐文、李晓星等在内的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一季度都实现了规模的增长。

有公募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这反映出业绩优异的主动管理产品仍能吸引资金流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依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和人数的变化其实是市场动态的反映,未来随着市场有效性提升,主动权益基金或需进一步优化策略,以应对被动投资的竞争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基金 管理 基金经理 基金投资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