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23:57:54
自2024年以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成为青岛的一大发展关键词。此前青岛直言,航运服务是青岛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短板,“港强航弱”特征明显,对城市能级引领作用不足,枢纽的“大流量”尚未转化为产业的“高价值”。下一步,青岛将在加快建设青岛国际航运中心上求突破,加快推动青岛港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服务港转型。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760496
“青岛发布”消息,近日,青岛市政府正式批复《青岛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5月9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规划》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为总目标,以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枢纽、国际都市交通体系建设为分解目标,提出了港口、机场、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骨干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目标,助力青岛成为全球陆海交汇的重要交通枢纽,推动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其中港口方面,规划建设国际枢纽海港、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的龙头,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优化“一港六区”功能布局,实现各港区分工协作,重点推进董家口港区建设,统筹临港产业和港口布局,建设董家口港区、前湾港区疏港道路网络、铁路通道,强化胶州多式联运枢纽,促进海铁联运发展,全力支撑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解读:青岛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确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青岛港则是全国11个国际枢纽海港之一。
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外贸原油接卸港、集装箱干线港和北方三大外贸铁矿石接卸港之一,青岛港海铁联运量连续十年保持全国第一。2024年,青岛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7.1亿吨、3087万标箱,稳居全球第4位、第5位。
自2024年以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成为青岛的一大发展关键词。
去年6月,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正式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市政协主席任执行组长,规格之高可见一斑。
同年9月,《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初见成效,到2028年,初步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和框架,到2035年,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就在不久前,《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五年规划(2024-2028年)和2035年远景目标》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进一步明确,到2028年,围绕“强辐射、强功能、强引领”实现全面跃升,建成全球一流的国际门户枢纽、东北亚领先的综合服务中心、创新引领的区域发展引擎。到2035年,基本建成服务黄河流域、协同东中西部、面向亚太、联通“一带一路”,具有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和竞争力的青岛国际航运中心。
随着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青岛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路径逐渐明晰。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城市概念,不仅要拥有航线稠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体系等“硬”设施,还要有支撑航运业发展的金融、贸易、信息等软“服务”。
从国际发展经验看,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有新加坡、伦敦、上海等城市,这些城市不仅承载了全球货物集散、转运等功能,更是全球航运资源集聚和配置的核心。
此前青岛也直言,航运服务是青岛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短板,“港强航弱”特征明显,对城市能级引领作用不足,枢纽的“大流量”尚未转化为产业的“高价值”。下一步,青岛将在加快建设青岛国际航运中心上求突破,加快推动青岛港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服务港转型。
河南省省长调研蜜雪冰城
河南日报消息,5月8日,河南省省长王凯在郑州调研促消费工作。在蜜雪冰城总部,王凯说,随着居民消费不断升级,现制饮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希望蜜雪冰城坚持需求牵引和市场导向,提高研发能力,不断推出新品“爆款”,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要提升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推进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数字化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要对标国际知名品牌,加快完善标准体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把品牌擦得更亮。
又一省份明确将延长婚假
5月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方案》透露,湖北正在加快出台延长婚假的具体办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5个省(区、市)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延长婚假。其中,山西、甘肃最长,可享受30天婚假;河南为21天,参加婚检可延长至28天;江西、河北、云南、内蒙古等为18天;吉林、重庆、福建、青海等为15天;浙江、安徽、江苏、贵州、海南等为13天;北京、上海、天津等则为10天。
广西终止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央视新闻消息,5月9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了解到,2024年秋季以来,广西出现秋冬春连旱的罕见天气,共造成14市85县(区)238.2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3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2亿元。鉴于近期出现多次降雨天气过程,旱情得到明显缓解,广西已终止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渝厦高铁重庆段启动运行试验
新华社消息,5月9日,随着55901次检测车从重庆东站驶出,新建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渝厦高铁重庆段)联调联试圆满结束,进入运行试验阶段。渝厦高铁重庆段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重庆站引出,途经渝中、南岸、巴南、南川、武隆、彭水、黔江等区县,设计时速350公里。
郑州城市建成区面积再扩大
大河财立方消息,5月7日,郑州市人民政府披露2024年郑州市城市建成区规模。2024年郑州市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822.30平方公里,全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1431.65平方公里,与2023年相比,分别扩大25.6平方公里、19.43平方公里。与10年前(2015年)相比,郑州无论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还是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都扩大了约1倍。
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会见乌兹别克斯坦铁路股份公司董事长
国家铁路局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8日,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在北京会见了乌兹别克斯坦铁路股份公司董事长纳尔祖拉耶夫。双方就加强中乌铁路交流合作、推动中吉乌铁路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费东斌表示,当前,中吉乌铁路项目正扎实推进,中乌互联互通水平有望不断提升。中国国家铁路局愿与乌方共同深入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为中吉乌铁路项目建设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加强铁路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支持中方企业积极参与乌铁路装备市场,推进中乌铁路合作走深走实,为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铁路力量。
纳尔祖拉耶夫表示,中国铁路建设发展成就斐然,企业实力雄厚,技术装备水平一流,愿与中方加强磋商交流,共同推动中吉乌铁路项目建设,深化双方铁路务实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4%
海关总署今天(9日)对外公布,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8.39万亿元,增长7.5%;进口5.75万亿元,下降4.2%。4月当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84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
从进出口商品看,高技术产品表现突出,前4个月进出口1.52万亿元,增长7.4%。从经营主体看,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8.05万亿元,增长6.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9%,拉动同期我国整体进出口增长3.7个百分点。从贸易伙伴看,我国对周边国家进出口5.1万亿元,增长5.1%,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中亚五国进出口分别增长9.2%、9.9%。
全国数据资源“大调查”:浙江应用大模型企业比例位居第一
近日,《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正式发布。根据报告,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相当于拍摄1300多万部《哪吒2》这样的高复杂度3D动画电影。与上年相比,数据生产总量增长25%。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数据增速位居前列。
报告还显示,经济大省也是数据资源大省,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在不断加快。根据报告,2024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和四川6个省份的数据生产量占到全国近六成(57.45%),经济大省挑起“数据大梁”。分行业来看,制造、金融、交通物流行业的数据生产总量位居前三。
尤其是东部地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北京、上海企业人工智能投入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前二,浙江应用大模型的企业比例位居第一,江苏、广东企业平均数字化投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1倍。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