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07-11 19:53:24
成都都市圈绿色食品产业建圈强链发展第19次恳谈会在成资协同创新总部基地召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及资阳市政府相关领导莅临指导,成德眉资四市多部门代表、区县负责人、企业及协会联盟代表等8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区域食品产业协同发展大计。
7月10日,由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资阳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资阳市雁江区政府联合主办,成资协同创新总部基地承办的“互通互信共建共享”——成都都市圈绿色食品产业建圈强链发展第19次恳谈会在成资协同创新总部基地隆重召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及资阳市政府相关领导莅临指导,成德眉资四市多部门代表、区县负责人、企业及协会联盟代表等8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区域食品产业协同发展大计。
四川农业大学陈安均教授的主旨演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要素分析及成都都市圈协同发展”,为大会注入专业洞见。演讲中,陈教授以精准数据开篇,系统梳理食品饮料行业核心趋势:从消费升级催生的健康功能化需求,到数字化技术重塑生产流程,通过清晰的逻辑链条展现行业全景。
针对成德眉资四市,陈教授深入解构区域产业格局:成都的研发优势、德阳的原料基底、眉山的特色加工、资阳的产业潜力各有千秋,但协同壁垒仍待破除。他提出的“研发在成都、加工在周边、原料共供应”分工体系,搭配具体合作场景设计,引发全场共鸣,赞同的颔首与轻掌声此起彼伏。
郫都区、广汉市、东坡区、雁江区代表相继分享实践成果,现场互动热烈。郫都区的特色农产品集群模式引发阵阵笔尖摩擦声,参会者争相记录创新经验;广汉市的标准化种植方案触发邻座热议,思想火花在低声交流中碰撞。
“18.4万亩绿色蔬菜基地托举起‘泡菜之乡’的跃迁”,东坡区代表的推介展现从“小菜园”到“大基地”的产业雄心;雁江区代表则以“每50只川味小龙虾就有1只来自雁江”的生动表述,让“稻虾共生”模式深入人心。
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广汉迈德乐食品等4家企业分享实践经验,为产业链协同建言献策。据了解,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成都都市圈9条重点产业链之一,2024年产值已突破2600亿元,东坡泡菜、特色调味品两大集群分别跻身国家级、省级产业集群行列。2025年,新津、雁江绿色食品集群再添新彩,邛崃白酒、郫县豆瓣入选国家重点培育名单,一批川味品牌跻身全国消费名品阵营。企业推介后,台下企业对于四市绿色食品产业有了新的认识,也“嗅”到了商机,纷纷展开交流对接。
省同城化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提出三点发展建议:完善产业链协同机制,依托专项合作组与工作专班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强化协作配套,优化生产要素布局形成高效产业网络;培育“食品+文旅”“生鲜电商+冷链”等新业态,激活消费新场景。
下一步,成都都市圈将加速推进新津中国川菜国际食品谷等11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年度投资达20.2亿元,持续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让协同发展的蓝图在都市圈沃土上加速变现。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